北京明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独家每月向市场发布全国ppp市场的最新动态,数据包括项目成交金额、分区域项目成交状况、分行业项目成交状况、当月十大项目和十大社会资本,以及民营企业参与ppp的数据专栏,并提供最新ppp相关政策文件介绍和ppp重要活动介绍。
2017年7月,全国共成交了4042.9亿元的ppp项目。自2014年1月起,截至2017年7月31日,全国范围内公布成交的ppp项目已达到5.98 万亿元,2017 年新成交的项目达2万亿元。7月,新疆、四川、云南成交的项目金额排名前列,分别为1035.56 亿元、462.69 亿元、371.73 亿元。7月,中标规模最大的项目为云南省墨江至临沧公路 ppp 项目,项目规模达到了 313.04 亿元,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力压群雄胜出。7月,民营企业作为单独投标方或联合体牵头方共中标 104 个项目,合计 877.29 亿元。
1984年我国出现第一批bot项目,在项目实践的基础上中央政府陆续出台政策文件鼓励和规范类ppp模式的发展。从2014年开始,中央革新ppp模式内涵,重视其内在“物有所值”性,通过政策规范ppp模式的实施。ppp政策出台时间的紧密程度,侧面反映中央政府对我国ppp模式发展的重视程度。我国中央及部委层面的ppp政策主要分两大阶段[[1]]:
1984-2013年,政府投融资逐渐规范,ppp模式在我国应运而生
bot模式是随着我国鼓励和吸引外资政策而被引入的一种模式。这一模式对我国吸引外资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。但是随着我国外商进行境内投资实践的发展,bot模式中政府无原则担保或承诺等问题逐渐暴露,1995年中央对此进行管制。
世纪之初,我国加大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力度,放开了许多传统上禁止非公有制进入的领域,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的特许经营政策得到快速发展。2002年建设部鼓励市政公用领域市场化,之后更多行业向社会资本开放。2008年金融危机后,政府实施了四万亿投资刺激政策,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受到一定抑制,但地方债务问题加剧,国务院、银监会、财政部主导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行为。2013年后,中央明确表示将ppp作为加快侧供给结构改革,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新动能,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。
2014年至今,ppp模式内涵更新,且在我国推广发展并不断深化完善
2014年,受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,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推动融资平台转型等多重因素影响,ppp模式蓬勃发展,并将ppp模式从招商引资、促进参与发展转变为比较并实现“物有所值”,要求市场竞争,奠定社会资本参与ppp的正当性基础。2015年,国办发42号文将ppp的适用领域从基础设施领域扩展至公共服务领域。财政部、发改委积极响应并促进ppp落地实施,基本上确定ppp模式的管理机制,包括实施流程、采购流程、合同管理、预算管理等。发改委和国开行也联合发文,明确使用开发性金融工具为ppp项目提供支持。财政部又陆续进一步完善ppp管理机制,包括提出物有所值评价、搭建ppp综合信息平台、组织示范项目申报等。随着示范项目的申报与评审批次不断推进,财政部对于示范项目的要求与管理标准愈发严格,真正发挥示范项目的引导作用。各行业部委在两部委发文基础上,结合行业特点调整ppp管理机制并推动ppp在相应行业领域的应用,涉及的行业领域范围不断拓展。
2017年,国家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与处置力度进一步加强,明确禁止地方政府违规变相举债,推动地方融资平台转型;同时,发改委财政部先后提出资产证券化、财政部提出土地专项债与政府收费公路专项债,以及保监会鼓励保险资金投资符合要求的ppp项目,均为ppp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。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》(征求意见稿)发布受到广泛关注,其内容瑕不掩瑜,仍有待完善。
纵观ppp模式在我国30余年的发展历程,从早期对西方模式的亦步亦趋,到逐步独立自主,并创新开拓。发展至今,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ppp模式,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点的ppp发展之路。本报告回顾了中国ppp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发展特征进行了分析:
中国ppp发展历程
我国ppp模式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:探索试行阶段(1984-2002)、稳定推广阶段(2003-2008)、波动发展阶段(2009-2013)以及快速发展阶段(2014至今)。在各个发展时期,在国际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影响下,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。总的来看:(1)外企逐渐丧失了竞争优势,国企和民企占据主导地位,其中国企竞争优势相对明显;(2)ppp项目实施流程、合同文本和运作方式等逐渐成熟;(3)ppp模式发展大环境逐步改善,发展趋势总体向好。
中国ppp发展特征
中国ppp发展存在着时序上的不稳定性、空间上的非均衡性和应用上的独特性。发展趋势总体向好,项目数量和投资额逐年增加,但发展过程中时有波动。根据明树数据统计分析,项目在空间与行业分布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:市政工程与交通运输类项目较多,农业、林业与社会保障项目较少,东西部地区项目多而中部、东北地区少相对较少。总体来看,中国ppp的发展是制度、政治、文化、经济和其他偶然因素等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。